阅读历史 |

第65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他们惊叹的自然不是她会拔面,也不是她从“口感筋道”中联想到刀拔面这一做法,毕竟他们厨房中最好的白案师傅在第二次尝试时,做的就是鸡汤刀拔面。

另他们惊叹的是,她竟然能将面拔得那么细,这么白。

别的不说,单是“细如针,白如雪”这一条,她已经达到楚老先生的要求。

厨房中,手里没活的人渐渐凑到她所在的那张案台,近距离看她拔出来的面,发现不光细,刀拔面的特点“棱形”也很完美,整根面更是粗细一致后,眼中的惊叹又添上几分佩服。

行家一出手,就知有没有。

看到她这一手,行政主厨都有点服气,毕竟他自认是做不到的。

“经理,您这是从哪请来这么厉害的人物?”

经理视线黏在案板上,看着细如针的面在拔刀下切出一堆又一堆,心里也觉得厉害,嘴上随口回道:“我哪能认识她,这是司总认识的人。”

“哇!这面一看就知道好吃!”跟着蹭进厨房里的赵有为看着她切出来的面,忍不住咽口水。

黄衣青年见他对着一堆生面条也能馋到流口水,翻了个白眼后都懒得再怼他。

阮绵蛮在众人的注视下也没太大反应,将面拔好后,开始处理鸡肉。

她切肉时的那手刀工,另厨房里负责切菜配菜的二厨都有些自忏形秽。

等她开火先做鸡肉时,从锅里飘出来的香味另厨房里这些闻过山珍海味的厨子都有些馋。

鸡肉还没出锅时,阮绵蛮在旁边重新起锅,开始煮面。

很快,两碗色香味俱全的寿面就从她手里出锅。

汤清面白,上面铺着翠绿可喜的青菜和洁白的鸡肉片,光看着就另人很有食欲。

“您受累了,我这就送上去试试。”有本事的人到哪都是受人尊敬的,经理见她做好,也顾不得自己肚子里的馋虫在那里翻腾,客气一句后,亲自用托盘端起那份面。

等他走后,阮绵蛮将另一碗端起来递给司景霖:“头一次做这种面,你尝尝味道怎么样。”

司景霖接过后问:“你自己不尝尝?”

她摇头道:“刚才已经吃饱了。”

司景霖闻言,在行政主厨搬过来的椅子上落座后,开始动筷。

他先夹起一片色泽洁白的鸡肉片,入口软嫩滑香,咽下后留下满口清鲜的余味,另人回味无穷。

“好吃。”司景霖赞过一声后,继续开始吃面。

碗里的面看着细,被夹起来后却没有断一根。

这面不光看起来好看,吃起来更是美味爽口,白荞的清香中混着鸡肉的鲜香,口感筋韧,让人吃一口后就停不下来。

赵有为目不转睛的盯着司景霖吃面,等看他一会的功夫就吃掉小半碗,顿时忍不住了,见锅里还有不少,自己摸了个碗就去盛。

“小老板,我也帮你尝尝。”他盛好面后嚷了一句,然后低头就开始吃。

阮绵蛮转头见一群人都看着这边,开口道:“锅里还有,你们自便。”

她话刚落,厨房里的人包括行政主厨在内,都瞬间冲向散发出诱人香味的面锅。

司景霖抬眼扫向那群人,眸中隐约透着点不愉快。

阮绵蛮也不知为何,突然就看出他不明显的情绪,觉得他有点像家里的小橘子一样,有些护食。

听到她隐约地轻笑,司景霖收回目光改看向她。

阮绵蛮收敛笑容后轻声道:“你喜欢的话,等下次去店里我再给你做。”

“好。”司景霖颔首后,这才继续吃面。

他们说话时,一群人已经瓜分掉锅里剩下的面。

行政主厨仗着自己的身份最先抢到,一口面入口后,他瞪大着双眼,随即又连吃两口。

一群人分一锅面,分量自然不会太多,他吃完后回味着那个味道,忍不住走到之前被自己小看的人面前。

“你这拔面的手法是跟谁学的?学了不少年吧?”

阮绵蛮还没来得及回答,他又道:“鸡肉的做法是参考了芙蓉鸡片的做法吗?”方才看她做鸡肉时,是先将鸡肉剁成泥,然后往鸡泥中加入鱼肉泥和马蹄泥,当时就想到芙蓉鸡片。

阮绵蛮点头:“说起软嫩滑香的鸡肉,第一感觉就是这种做法。”

“确实,还是年轻人有想法……”

二人交流起厨艺时,另一边经理已经端着寿面来到顶楼。

他敲门后,微笑着走进去:“不好意思打扰了。”

包厢内的人除了主位上的楚老先生对他有个笑模样,其他人都只是淡淡一点头。

显然,对于楼外楼这么家大酒店竟然连自家老师想吃的寿面都做不出来,在场的人心里都有些不快。

经理也不在意,径自走到楚老先生旁边。

他还没来得及说话,楚老先生已经闻到从托盘上传来的香味看过去:“这面……”

经理见他似乎对自己手上的面有兴趣,赶紧放到桌子上:“您尝尝看。”

楚老先生看着那份白如雪细如针的寿面,微微晃神后,伸手拿起筷子。

面从汤里被夹起来后,淡淡的油光让它显得越发雪白诱人。

在坐的其他人见老爷子这次态度与前两次不同,闻着从面碗里散发出来的香味,眼底都带着几分期待,期待这碗面能合他胃口。

一筷子面入嘴,那筋韧的口感,与记忆中十分相似。

经理看到他连着吃了两口,猜到这次应该没问题了,原本礼貌性的微笑加深,同时心里也放松一些。

这一放松,他立刻就被寿面的香味吸引,顿时觉得有点馋。

想到自己走时,厨房的锅里好像还剩不少,经理决定等忙完这边也回去吃一碗面。

老爷子吃完几口面后,夹起一片鸡肉吃起来。

加入鱼肉泥和马蹄碎的鸡肉片不但看起来洁白漂亮,吃起来更是软嫩滑香,十分爽口。

不光面和鸡肉片味道好,就连青菜都特别好吃。

老爷子一口面一口鸡肉片再来一口青菜,没多久一碗面就已经见底。

在场的人看到他吃得那么香,都有些被馋到。

面吃完后,老爷子连汤也没放过,端着碗几口将看似清水实则透着清爽鲜香的面汤一饮而尽。

等他将碗放下后,坐在他手边的中年人倾身问:“老师,这面如何?”

“很好。”实际上,单论味道,这碗面还在他当年吃的那碗之上,但当年那碗面与他来说有特殊意义,并不能单以味道论之。

楚老先生由这碗面回忆起当面那碗面的味道,突然有了谈性:“六九年的冬天……”

那个年代,像楚老爷子这种书香世家的文化人,都经历过那一段动荡时期的艰难。

当时的日子实在太苦,不止生活方面的,更多的还是源自精神方面,很多人坚持不下去,选择一了百了。

楚老先生煎熬几年后,在六九年的冬天时终于也有些熬不下去,想要放弃……然而,暗中接济他的朋友不知是不是发现了他的想法,在他生日时突然送了一碗亲手做的寿面过来。

在活着都要费尽全部心力的日子里,他早就不记得自己的生日,朋友的到来与那碗做法考究的细粮面,让他感动与温暖的同时,也让他有了继续坚持的信念。

直到现在,他都忘不了,那个寒冷的冬天,给自己带来温暖的朋友与寿面。

同时,他也很庆幸,庆幸自己熬过来了,否则又怎么能培养出一群这么优秀的学生。

楚老先生环顾周围的学生,眼角忽然有些湿润。

“……那年头,想要弄来细粮都很不容易,更别说鸡肉了……他堂爷爷曾经是宫里的御厨,他跟着学了一些本事,做出的那碗面真是香得不行,我当时就觉得,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寿面。后来他为了鼓励我,还说以后每年都给我做一碗寿面……其实即便他不下这个保证,在吃过他做的面后我就不想死了,毕竟人活着才有希望,才能品尝到更多的美味……可惜,这个说话不算话的,到现在已经欠了我二十一碗寿面了。”话说完,他已经老泪纵横。

在场的人还是头一次听老师提起他在那个年代的经历,一个个在外面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此时眼眶都有些红,甚至恨不得能回到那个年代去帮帮他。

他毕竟年纪上来了,在场的人也不敢让他太过伤心,互相对视一眼后,坐在他手边的中年人转移话题道:“既然老师喜欢,不如让人再做一碗过来。”

“不用了,一碗就够了。”楚老爷子摆摆手,收手时用帕子擦了擦眼角。

“年纪大了,眼浅,让你们见笑了。”他自嘲一句后看向候在一边的经理,“我可以见见做这碗面的大厨吗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