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37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那时候秦四脑子前所未有的灵光,知道自个儿不能掺和这件事,便没有参与其中,甚至是靠近都不曾。

可也知道那时候的燕洵态度是十分强硬的,并且隐约间还逼迫皇帝,太强势。

这也叫下面的人揣摩圣意,揣摩出消极怠工的结果来。

但其实歧元县的建设根本不需要这些朝官,保育堂第一、第二学堂早就准备好了人,甚至是燕洵还叫他们去边城历练,到时候只要叫他们来歧元县,那立即就能可堪大用!

如此一来,似乎一切都皆大欢喜。

但这并不会让皇帝欢喜,只会让他更加忌惮燕洵。

不过燕洵却也没有那么做,他没有让学生们直接来歧元县,而是先让秦四给京城送信。

秦四到底是皇子,皇帝的儿子,他如实说明情况,把选择权给了皇帝。也叫皇帝知道,手底下那些朝官并不是靠得住的,一旦他们消极怠工,耽误的绝对不会是小事。

且保育堂第一、第二学堂的学生,也并不会全部都来歧元县,有一部分可以留在京城。

这是给了皇帝足够的好处,而皇帝也欣然接受了。

想不到、想不到啊。秦四不由得感慨,他不但想不到,甚至是事情过去许久,自个儿跟着燕洵帮了不少忙,也是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。

这其实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,无非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,道理谁都懂,也有很多人用过,但一旦牵扯到皇帝,许多人就都不敢了,甚至是想都不敢想。

便是秦四自己也是,即便他是皇子,可皇帝首先是皇帝,其次才是他的父亲,到时候万一皇帝翻脸无情,他立刻就会被打趴下,永远翻不了身。

那燕洵又是如何做到的呢?

秦四想不通,便干脆不去想。

因为歧元县的发展便是没有京城也一样会顺利。燕洵给同样疑惑的小黑解释,歧元县会变得越来越好,可能妖车制造比较麻烦,不能普及,但火车却不难。你想想,等将来火车普及了,歧元县的人出门就乘坐火车,去什么地方都极为方便,且也不会颠簸,更不用交太多银钱。

歧元县做工的机会多,几乎只要肯出力就能赚到足够的银钱,那样的话,几乎所有人都有念书的机会。

等将来科举,他们会占据相当大一部分名额。

且因为歧元县好,大秦各个地方的人肯定都想来投奔。

燕洵一句一句地说着,小黑一句一句的听着,慢慢的他听明白了。

等将来歧元县比京城还好的时候,京城的那些世家可能也会心动。小黑说,到那时候皇上再做什么怕是也不能力挽狂澜,而他不能与所有人为敌,所以现在做出改变是最好的时候。

正是。燕洵摸了下小黑的脑袋,明白了?

明白了。小黑转身哒哒哒往外跑,我得给梅姐儿写信,她一直很想来歧元县玩,我看现在就很合适。

歧元县现在还没有那么好,不如京城繁华,但跟京城的不同已经体现出来了。

在这里有宽阔的水泥路,路边立着高高的妖灯,每到晚上的时候就会亮起。有一些水泥楼住户足够多的话,也会通电,家家户户的妖灯就都会亮起来,如果天气热的话,还有妖扇,什么都不用,插上电就有风吹出来。

京城有的地方其实也有电,比如说京城商场,里面也有妖灯,甚至是一些大户人家,主子居住的院子,也有妖灯和妖扇。

但京城大部分地方都没有,跟歧元县的这种氛围是不一样的。

皇帝并没有来过歧元县,他或许不知道这种完全不同的氛围,但他知道将来歧元县一定会越来越好,变得跟京城完全不同,等到那时候他再想做什么,就已经晚了。

所以他只能顺应趋势,同意秦四的提议,并且通知保育堂第一、第二学堂的教书先生,里面的学生有一部分是要留在京城的。

两边传信结束,幼崽们准备的回礼也全都送了出去,京城便很快有信随着火车送往边城。

这些日子边城因为燕洵和幼崽们都不在,最开始的时候很是混乱一番,不过边城将领多,更有幼崽们留下来的各种机关,再加上杜先生还在,妖国大妖便是私底下有小动作,却也不敢太过分。

只是谈判仍然没什么进展,倒是休息的时候各种切磋被大妖们玩出了新花样。

等着京城送来的信到了边城,学生们便开始收拾行李。

在边城的历练已经足够,该去歧元县领正经差事了。

你们都要走?有人知道这件事之后,忽然感觉有点恐慌,感觉这些学生是要逃。

上面来了安排,得去歧元县。学生一脸坦然,再者说,我等留在边城也做不了什么,每日里只是跟着学东西而已,现如今学的差不多了,自然也到了离开的时候。边城居大不易,我们留下来还要占据许多药材,正好省下来留给你们。谈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,依我看,妖国祭师怕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,还有的磨呢。

可那人更加恐慌,你们走了,会不会让妖国祭师警觉?

学生便转头盯着这位朝官看,警觉什么?

第719章

警觉什么,那是很微妙的东西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。

但他虽然没直接说出来这其中隐含的意思,但他能确定这群学生肯定是懂的。

或许现在他们不能称之为学生,而是马上就要步入朝堂的预备官员,并且前面就有大好前途等着他们:摆在歧元县的那些数不胜数的机会。

甭管你们有什么计划,这事儿可跟我们没关系啊。就有学生笑眯眯的说。

可不是,甭管怎样,我们的立场都是不一样的。当然,若是你们肯站到我们这一边,我们绝对是举双手双脚赞同,但想叫我们那是不可能的。

学堂先生时常对我们耳提面命,叫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本心,那东西,刻骨铭心的,哪儿敢忘呢。

我们这些学生啊,进入学堂的第一天学的不是学问,而是学的如何做人。

说话的学生冲着诸位朝官做了个鬼脸,扭头跑了。

他们虽然已经是预备官员,但身上还是有着蓬勃的朝气,跟在座的满脸稳重的朝官还是不一样。

眼瞅着学生一个个的全都走了,先前说话的朝官便有些不解,将来大家一同在朝为官,怎么能这点意思都不懂呢?

官场上,锐利是活不下去的,想要长久的活下去,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圆滑,其次才能考虑能不能想方设法的找到机会往上爬,否则的话,入朝为官,入哪门子的朝,哪门子的官?

保育堂第一、第二学堂的学生也不都是出身贫寒,尤其是第二学堂,几乎大部分学生都出生世家,即便不是世家,那家中也都是有头有脸的,他们家中长辈不可能不告诉他们这些官场上的常识。

甚至是,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,他们无需家中长辈叮嘱,自己就应该知道这些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