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68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本因自己失言而感到紧张的淮山伯闻言,瞬间放下心来,难掩欣喜与激动的拱手施礼道。

“能有机会效忠于陛下与殿下,乃是臣楚氏一族的荣幸,为守护我们大安江山的统一,领土的完整,巨等万死不悔!”

这番话让在场众将领听得热血沸腾,纷纷跟着附和。

这次追随太子出征的经历,给这些将领们留下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,他们此刻正处于对太子无比推崇的状态,将这些表忠心的话说得特别诚恳。

而这些武将们毫不掩饰的态度,也让殿内众大臣们认清一个事实,就是太子大势已成。

不仅仅是彻底坐稳了太子之位,而是彻底坐稳了无冕之王的位置,现在就看太子自己打算在何时继位了。

毕竟在过去近半年的时间里,正宁帝所表现出的一些与从前有些类似,但又明显存在许多不同的处事风格,已经让许多大臣心中都忍不住生出怀疑。

准确地说,是他们早已生出怀疑,只是他们实在不敢相信那个太过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真相,却在近半年的时间里,基本得到确认而已。

只是大家心里都明白,某个真相实在太过惊人,他们能做的只有揣着明白装糊涂,然后重新审核与确定太子的地位而已。

这也是他们在听说太子率大军在牺牲不值一提的情况下,在最短时间内,就顺利攻入理山王都,将理山国重新变成大安的山阳省后,争相在朝堂上不吝溢美之词地夸赞太子,努力向太子表忠心的原因所在。

毕竟他们在发现那个真相的同时,也从中发现了另一个真相,就是当今皇上是真的不恋皇权帝位,一心想要早日禅位给太子。

要不然,谁能‘丧心病狂’到让一个稚子小儿帮他治国理政?

正在暗自感慨,在场众大臣们突然收到由内侍或宫女分发给他们的一张纸,让这些大臣们都颇为疑惑。

当他们看清纸上写的那些让他们感到眼熟的内容时,心中有都有些蒙,同时还难免感到有些脸红。

因为他们已经发现,纸上写的那些,正是他们此前在朝堂上亲口说的那番夸赞太子的话。

说得时候不觉得,被人这般记下来,还特意送给他们看,这种心情就难以形容了。

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后,这些大臣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问题所在。

皇上让人记下他们当初在朝堂上夸赞太子的话,此刻又将这些内容发给他们,此举分明是在提醒他们,让他们不要忘记自己对太子的赞扬。

可是皇上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

有些大臣不动声色地看向同僚,发现大家正面面相觑,都是既觉疑惑,又努力故作坦然的模样。

作为随军出征的有功之臣,沈卓的席位不在文臣之列,而是在专为有功将士与功臣们所在的区域。

注意到那些留在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,基本是人手都领到了一张纸,看完纸上的内容,所有人的神情都有些的微妙时,沈卓心中瞬间想到的,就是那位不知又在算计什么了。

这个疑问浮现在脑海中的同时,沈卓脸上温和的笑容突然一滞。

因为他随即就已想到,那位可能在算计什么,什么样的事,才值得她算计殿内所有人。

随后宣读的一份禅位诏书,则证明了他的判断。

“……皇太女何殊扶危拯溺,亲率大军收复失地,决百胜于千里,庇天下黎民能安居乐业,功在社稷,利在千秋……现授帝位于皇太女何殊,望尔敬遵典训……”

皇太女?

殿内这些文武大臣们忍不住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,可是那退位诏书像是担心他们没听清楚般,一再提起‘皇太女’,让他们想要忽略都不行。

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后,寂静无声的殿内众人,除有数的几个知情人外,其他人此刻都有些蒙,好好的太子,怎么就成了太女?

怎么可能是皇太女呢?

第二百一十四章

手上的纸顺利发挥作用, 时刻提醒着钱阁老不要忘记他此前如何夸赞过太子,所以他硬着头皮,尽量措辞委婉地开口道。

“启奏陛下,老臣听着这份诏书中的用语, 可能存在重大失误, 您欲传位于皇太子, 却被写成了皇太女,或者是……老臣听错了?”

隐瞒多年的真相,如今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昭告世人, 正宁帝的心情十分好,笑容欣慰地回道。

“钱爱卿没有听错, 也诏书上的措辞, 也并不存在失误,太子本就是女儿身,只是她出生后,有大师为她批命, 说她命格贵重, 不宜当女儿养,朕才将她当儿子养, 如今朕已到了需要安心颐养天年的岁数,也是时候该让太女正式继位了。”

又是让人无言以对的‘批命’之说,让在场群臣都面面相觑,无言以对。

可是仔细想想, 这个‘批命’之说仿佛又不无道理。

当今皇上若非膝下有这么一个当儿子养的女儿,这皇位怎么也轮不到当时已过而立之年, 却没有儿子得正宁帝头上。

这位皇太女的命格, 也确实够贵重, 贵到不仅旺自身,还能旺她爹。

崔景怀也同样为这个消息感到震惊,虽然他可以说是看着何殊长大的人,时常与对方打交道,只知道对方聪明厉害得足得让人忽略她的年龄。

但他此前也从没想到,这么一位做事精明果断,身具雄才大略的太子,其实是女儿身。

不过现在知道真相后,他也只是震惊了一下,随即就表态道。

“无论殿下是太子还是太女,都不影响殿下文韬武略、英明睿智的事实,陛下圣明!”

已被何殊任命为阁老的秦侍中也随即表态道,“陛下圣明,太女殿下不惧危险,亲率大军收复大安失地,为当年战亡的将士们报仇雪恨的不世之功,震古烁今,臣等钦佩不已,恭请殿下早日承继大统,不负陛下的厚望!”

有了这么两位带头,殿内众文武大臣纷纷表态,表示自己对于太子变太女,太女将要正式承继大统一事,心无芥蒂。

毕竟何殊在此次征点理山的过程中,所展现出的能力,已经获得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。

战后赏罚分明,对他们这些将领没有半分忌惮,公开他们的战绩,让他们获得百姓们的拥护与赞扬的态度,也让他们感到十分心安。

所以他们虽然也为太子本为太女的真相大吃一惊,却在反应过来后,迅速接受并认可了这一事实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