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21章 女帝番外四(1 / 2)

加入书签

听说太子本为太女的消息时, 作为早知道某些真相的人, 赵晋仁也忍不住为之感到大吃一惊,不过他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真相。

毕竟在他看来,无论何殊是什么性别,都不会改变定海水师是由对方亲自组建的嫡系大军, 会绝对忠心于对方的事实。

而他赵晋仁, 更是由对方一手提拔到现在的位置上,一身荣辱都与对方息息相关, 绝对是比谁都希望对方的皇权永固,不会因为身份真相的公开而受影响。

因远在海外, 接到朝廷征战理山大捷, 正宁帝在庆功宴上公开太女身份真相, 并宣布将在年前正式传位于太女的这期邸报的时间, 本就较晚。

赵晋仁亲自带上大批的财宝与礼物赶紧启程返航后, 舰队正式停靠在水师码头时,时间也已来到了二月中旬。

等到他带着各国的使者,与大批的礼物抵京时,时间更是已经到了二月底。

知道水师回京的消息, 正宁帝可谓是翘首以待,他实在很享受那种收礼收到手软, 一夜暴富的欣喜与踏实感。

“这忠实侯,的确没有辜负你为他拟定的封号, 真是个忠实的, 这趟回来, 肯定又为我们带回不少好东西。”

何殊笑着点头道, “水师这些年来, 确实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, 若非有他们与船队上缴的这些收入,儿臣去岁亲征理山时,也不会这么顺利。”

战争从来都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,大军还没正式出动,就需提前备好相应的物资保障,前线战争不停,相当于是烧钱不止。

去年收复山阳的一战,也不例外,前后耗费的银两数以百万计。

即便后来打胜了,成功收复山阳,将所有缴获都算出来了,两相抵扣,朝廷最后仍为那场战争付出上百万两银子的花费。

当然,这里边还有一些内情,就是何殊考虑到大局,对大军约束得的极严,不许将士们对山阳当地的百姓,乃至一些主动纳降的地方衙门下手。

如此一来,相当于是少了一个可以缴获更多钱物的重要途径,但是何殊并不后悔。

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,山阳本就是大安的领土,山阳百姓也是大安子民。

他们实在没有必要用掠夺这些百姓财产的方式,让山阳百姓对大安朝廷生出排斥与仇恨,即便为安抚将士,最终是由朝廷拿出更多的赏银犒赏他们。

而朝廷也确实出得起这些钱,拿出这笔钱后,并不会对大安的民生造成影响,也不曾因此而给大安百姓增加任何负担。

当赵晋仁风尘仆仆的带领一众海外岛国的使者入京时,被水师将士押送上京的一车车礼物,再次引得京中百姓争相围观。

猜测水师每趟入京时,带的有多少车、多少箱财货,早已成为京中百姓们乐此不疲的节目。

听说这次的车队中,分别插有不同旗帜的车子中,装的都是海外岛国献给承华女帝的贺礼,让这些围观的老百姓们,都下意识生出与有荣焉之感。

有那年长的老者,更是忍不住感慨道。

“听说异邦给咱们皇帝陛下送礼时的心情,跟当年听到咱们皇帝陛下,给那些异邦赏赐礼物时的心情,真是格外不同。”

周围与他年龄相近的百姓听到这话,都深有同感的表示附和,有些年轻人却因对此闻所未闻而感到疑惑。

“大爷,咱们皇帝陛下什么时候给异邦赏赐礼物了?小子长到这么大,好像从不曾听说过啊。”

海外岛国给他们的皇帝送礼的事,隔三岔五的就会来一次,让他们印象深刻,还从没听说大安这般送人礼物,即便是回礼。

“是啊,我也没听说过,倒是前些年,听说过朝廷拒绝让一些异邦小国入关朝见的消息。”

听到这些年轻人的话,有老者故作高深的回道。

“没听说过就对了,我们说的就是那些被挡在关外的那些异邦小国,自打咱们太上皇登基后,就不耐烦再招待他们了,你们才不知道,我们年轻的那会儿,总是今儿说这个小国来朝见,明天又来了那个小国,每个友邦都是空手来,满载归。”

老者没说的是,那时的朝廷一边十分大方得赏赐那些异邦小国,回头就想方设法的给他们这些老百姓加赋税。

他们虽然只是京中的升斗小民,也不是看不出是怎么回事,可是他们只能被动接受官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那些负担。

被勾起记忆的其他老者也跟着附和,“是啊,当年穷得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,看到那些异邦人高兴的带着大批财货离开,这心里,真是恨得不行,还好,总算熬过去了,才能赶上现在的好日子,不过说起来,还是你们这些小年轻走运,能生在这好年头。”

对这些见惯各种大场面的京中百姓而言,水师、安宁岛与海外岛国这次献贺礼的规模,也是足以让他们大开眼界,津津乐道一辈子的盛会。

赵晋仁带着各国使者进宫入朝觐见在皇帝时,最后一辆载满箱子的马车,刚进城不久,由此可见这次的车队绵延之长,让那些围观百姓们数得眼花。

看到入朝觐见的赵晋仁,态度无比恭敬的向何殊请罪并道贺,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这才想到,他们这位女帝不仅因一战成名,而在大安境内的驻军中,享有极其崇高的声望与影响力。

这位执掌定海水师的忠实侯,更是早就毫不掩饰他们水师上下,对当年还是太子的承华女帝唯首是瞻的态度。

何殊从内侍手中接过对方呈上的贺表与礼单,微笑着抬手示意道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>